首頁|必讀|視頻|專訪|運營|制造|監(jiān)管|大數據|物聯網|量子|低空經濟|智能汽車|特約記者
手機|互聯網|IT|5G|光通信|人工智能|云計算|芯片|報告|智慧城市|移動互聯網|會展
首頁 >> 移動互聯網 >> 正文

AI+技術賦能數字中國 中國移動咪咕攜智媒生態(tài)亮相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

2025年4月29日 11:49  CCTIME飛象網  

4月29日,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盛大啟幕。這場以“二十五載奮進路 數字中國譜新篇——數智引領高質量發(fā)展”為主題的峰會,與中國移動人工智能生態(tài)大會同頻共振。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先鋒,中國移動以“智煥新生 共創(chuàng)AI+時代”為旗幟,拉開了一場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盛宴,咪咕音樂兩大AI+創(chuàng)新應用——AI+音樂、AI視頻彩鈴驚艷亮相峰會,以創(chuàng)新科技重新定義數智生活體驗。

靈犀智能體 你的AI音樂“全能搭檔”

踏入中國移動展區(qū),咪咕音樂的AI+音樂體驗被層層人潮包裹。展臺中央,一塊交互屏實時跳動著AI生成的音樂歌單,吸引觀眾駐足。一位戴著耳機的年輕人閉眼仰頭,隨著AI推薦的國風歌單輕輕搖擺,她此次體驗的便是咪咕音樂 “靈犀智能體”,基于中國移動九天大模型,它能迅速化身私人音樂管家——跑步時喊一句“我要沖刺歌單”,AI就能即刻推送適配節(jié)奏的歌曲;說“幫我創(chuàng)建一個國風歌單,可以包含周杰倫等歌手”,系統就能立即量身打造一個包含周杰倫、許嵩等歌手作品在內的國風懷舊歌單;甚至提出“創(chuàng)作一首春節(jié)團圓歌”,AI便聯動“一語成歌”自動譜曲填詞,一鍵完成覆蓋創(chuàng)作、制作、分發(fā)的全鏈條AI+音樂生態(tài)。

從精準推薦到創(chuàng)作賦能,該應用以“最懂我的私人音樂助手”為定位,以個性化、智能化、便捷化音樂推薦提升用戶體驗,讓用戶“所想即所得”,這款“能聽、會想、懂創(chuàng)作”的智能應用,正重新定義音樂交互的邊界。

AI一圖合拍 一鍵創(chuàng)作 跨次元縱享“高光時刻”

“最喜歡的偶像居然和我擁抱了!”來自福州大學的大學生參展時在AI一圖合拍體驗區(qū)上傳自拍后,屏幕中的偶像瞬間與她互動擁抱,同時,AI同步生成了約5秒的視頻彩鈴,“這比我花三個小時P圖還真實!”她興奮地將視頻設為來電鈴聲,并自動分享至社交平臺,瞬間收獲了十幾個點贊和評論。這便是中國移動在咪咕音樂上推出的AI一圖合拍應用,用戶只需上傳一張自拍照片,即可輕松跨越現實與虛擬的界限,與喜愛的角色進行互動,享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,創(chuàng)造屬于自己的“高光時刻”。

通過多模態(tài)AI驅動技術,AI一圖合拍能夠實現智能動作捕捉、高精度表情遷移與場景適配能力,不僅能應用于明星演唱會互動特效生成,還能與小時候的自己“跨時空”擁抱,適配品牌營銷、粉絲社群運營及社交媒體傳播等多種需求。

AI一筆成畫 妙筆生花 涂鴉秒變藝術大作

在AI一筆成畫體驗區(qū),一個女孩用指尖畫出一道歪斜的彩虹,AI瞬間將其渲染成梵高風格的星空圖,她不禁贊嘆:“我的畫變成美術館作品啦!”

據了解,AI一筆成畫能夠讓藝術撕掉“專業(yè)門檻”的標簽,用戶隨手畫個圈,AI就能把它變成山水畫或卡通漫畫——基于AIGC技術,還能添加專屬題詞署名。該應用讓大眾輕松體驗到了藝術創(chuàng)作的樂趣,滿足靈感速記、趣味繪畫等需求。通過AI一筆成畫,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生活的藝術家。

AI一圖煥新 一鍵換裝 “穿越”古今中外

AI一圖煥新則像一個“魔法攝影師”,用戶只需隨手拍張自拍照,AI就能當場讓你在泉州簪花,在古風庭院撫琴,甚至在商務場合舉杯!據悉,這款基于中國移動自研多模態(tài)AI技術的應用,內置30+風格場景,從國風漢服到高定西裝,用戶只需輕點“一鍵換新裝”,就能“穿越”古今中外。

此外,AI一圖煥新低門檻、高自由度的創(chuàng)作方式,也滿足了用戶的多種個性化需求,為視頻創(chuàng)作帶來無限可能,讓每個人都能輕松展現獨特魅力。

這些充滿未來感的互動場景,正是中國移動咪咕音樂構建AI+生態(tài)的具象化呈現——AI能聽懂你的心愿、滿足你的個性、創(chuàng)造平凡的驚喜,這便是中國移動講述的“智煥新生”新故事。科技有溫度,體驗卻無邊界。從修復記憶到創(chuàng)造幻想,從個體表達至社交傳播,咪咕音樂通過AI視頻彩鈴、AI+音樂兩大核心業(yè)務構建起“內容-場景-情感”三位一體的智媒生態(tài)。無論是用AI喚醒塵封記憶,還是讓音樂聽懂你的心跳,這里總有一個瞬間,讓你觸摸到未來的溫度。

編 輯:T01
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
1.本網刊載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飛象網”和“飛象原創(chuàng)”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及鏡像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,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。
2.凡注明“來源:XXXX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.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。
本站聯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推薦新聞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人物
韋樂平詳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聯網技術
精彩視頻
專家談 | 中國信通院曹薊光:大模型紅利加速釋放AI跨行業(yè)全場景賦能
飛象趣談第二十五期!全球人形機器人半馬首秀,中國黑科技如何讓機器人跑贏未來!
看見數智福建 2025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媒體探訪活動
在CCBN2025見證百年電視行業(yè)新紀元——超高清發(fā)展年
精彩專題
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
通信產業(yè)2024年業(yè)績盤點
3·15權益日 | 共筑滿意消費 守護信息通信安全防線
聚焦2025全國兩會
關于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聯系我們 | 隱私聲明 | 本站地圖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4 By CCTIME.COM
京ICP備08004280號-1  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